禽脑脊髓炎是由小RNA病毒引起的以产蛋鸡群产蛋率下降、雏鸡死淘、育成鸡瘫痪等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近期在辽宁、吉林等地禽脑脊髓炎发病率增加,引起肉种鸡、商品蛋鸡产蛋率下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分享的是近期东北地区产蛋鸡群产蛋下降的发病情况、病因分析及防控思路。
一、病例
表1统计了近期东北地区商品蛋鸡、肉种鸡的发病病例,均表现出突然降蛋的情况,但蛋壳质量无异常,20天左右又恢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
表1 典型病例
二、临床和解剖症状
发病鸡群采食、饮水、粪便、死淘率等无明显变化,只表现为产蛋率下降,蛋重变小,产蛋曲线呈“V”字形。发病期蛋壳颜色、硬度、厚度等均无变化。解剖可见卵泡个数减少。
三、实验室检测
1.病原学检测
发病鸡群采集了气管、肝脏、脑组织及双腔拭子,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禽脑脊髓炎均是阳性,未检测到其他可引起产蛋下降的病原。
表2 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备注:“+”代表阳性,“-”代表阴性,“±”代表弱阳性
2.血清学检测
采集了上述230天商品蛋鸡发病(H1舍)10天的血清,同场同批次未发病的H3舍血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抗体,结果见表3。H1舍抗体较H3舍滴度升高、阳性率升高,提示野毒感染。H3舍鸡群抗体水平较低,离散度大,且抗体阳性率仅有35.7%。后续回访也陆续出现了感染发病。
表3 禽脑脊髓炎ELISA抗体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安全方面
人员、蛋框等器具未经严格消毒进出场区、鸡舍,毛鸡运输车辆、鸡粪运输车辆、鸡(种)蛋运输等进出鸡场等因素存在病原传播风险。
2.疫苗免疫方面
疫苗选择不当。105日龄免疫新支减脑四联灭活疫苗,产蛋期平均抗体滴仅1570,阳性率仅35%,低于正常灭活疫苗、活疫苗的免疫抗体和阳性率(免疫后14天抗体转阳率≥50%,21天100%),不能提供良好的保护。
五、建议的防控方案
1.严格的生物安全管控
(1)外来人员、车辆禁止进入场区,必要进场时严格消毒,经常进出鸡场、鸡舍的器具、物料需制定规范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降低交叉传染风险。
(2)因该病可垂直传播,若发病期间的种蛋进行孵化,可致毛蛋率增高,孵化的雏鸡早期可出现典型的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等症状,所以种鸡发病期间的种蛋不能用于孵化。
2.科学的疫苗免疫
(1)良好的疫苗
禽脑脊髓炎活疫苗抗体产生快、抗体滴度高,一次免疫终生免疫,正常鸡场选择脑痘二联活疫苗刺种免疫即可。污染严重的鸡场可使用脑痘二联活疫苗+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灭活疫苗选择抗体滴度高、保护良好的疫苗。
(2)合理的程序
根据鸡场疾病的感染压力,选择适合的免疫程序。
表4 禽脑脊髓炎的免疫程序
(3)规范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