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BIO
猪蓝耳病(PRRS)是当下主要影响猪群健康及猪场经济效益的猪病之一。该病不仅导致母猪群繁殖障碍,还可导致产房、保育及育肥猪群出现顽固性呼吸道病,其中PRRSV与猪圆环病毒(PCV)混感最为常见,PRRSV+PCV混合感染可造成商品猪群高死淘率,其中以育肥阶段发病的高死淘率对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最大。本文分享一例两点式育肥猪场PRRSV+PCV混感处理案例供参考。
一
背景介绍
某万头规模育肥猪场,对应母猪场为4周批生产,育肥场为间隔2周引进一批断奶仔猪,猪场可存栏6个批次猪,每批次3000头,断奶前在产房时仔猪的蓝耳及圆环免疫背景见下表。
2023年11月初开始,猪群发病集中在保育后期及育肥前期,主要症状为气喘,消瘦,存在猪只突然死亡,依靠药物保健治疗有一定效果,保育阶段死淘率≥5%,后至80-100日龄育肥阶段会出现更大面积发病,药物压制效果较差,死淘率≥10%。临床剖检主要为肺部病变,可见细菌混感导致大叶性肺炎,见下图。
二
实验室检测结果
三
PRRSV综合防控方案制定
通过驻场系统梳理猪场病因,并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猪场实际情况制定PRRSV针对性防控方案。
1.猪场PRRSV发病病因主要为以下4点:
① 母猪场确认存在PRRSV感染,部分断奶仔猪携带PRRSV入场;
② 无法做到全进全出,猪舍洗消及空栏时间不足,导致猪舍环境始终存在PRRSV感染压力;
③ 人员存在一定程度交叉,生物安全意识参差不齐;
④ 当时正处冬季,环控压力大,猪群本身处亚健康,外界环境容易诱发猪群发病。
2.猪群免疫、保健和治疗方案
鉴于目前猪群处于不同的日龄、发病阶段及免疫风险的情况下,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3.猪群饲养管理要点
四
生产改善跟踪
从2024年1月15日执行方案开始,跟踪至3月25日已有2个多月,鉴于育肥场实际情况,主要跟踪临床生产改善情况,具体结果见下表。
五
小结
从不同日龄猪群执行相应方案后的临床改善效果可知:
①断奶仔猪早期(35日龄左右)通过加强蓝耳弱毒活苗和圆环亚单位疫苗,对于保育后期及育肥阶段猪群发病确有较好改善效果,适时配合药物保健及治疗,明显降低死淘率。
②该场育肥阶段爆发PRRSV混感PCV2/PCV3的猪群,采取圆环疫苗紧急接种配合药物保健治疗的策略,改善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错过疫苗最佳干预期——发病早期,当至后期育肥阶段爆发时再用疫苗干预,因猪只内部脏器及免疫系统已受病原侵袭,造成不可逆性损伤较重,无法通过疫苗和药物恢复,所以干预及治疗效果差;
③由上可知,处理PRRSV发病猪群,除了要采取针对PRRSV的疫苗和药物外,同时采取压制圆环病毒和细菌继发感染的防治策略也有效果。
六
育肥场PRRS防控启示
PRRS防控重在防护上游母猪群,而非防治下游商品猪群。同理,对于两点式育肥猪场的PRRS防控,重点在于改善母猪群PRRSV感染状态。育肥场PRRSV发病压力与母猪场PRRSV感染及流行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先降低乃至净化母猪群PRRSV感染压力,产出健康断奶仔猪,而后配合育肥场饲养管理改善,育肥场猪群的PRRS才能真正得到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