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当下猪场防控的重要疾病,临床生产中总会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整理了猪场一线人员反馈的常见问题,归类为PRRSV病原问题、PRRSV临床问题、PRRSV检测问题及PRRSV免疫问题共四部分,并给出答疑和相应处理建议,供大家参考,以下是第一部分内容。
PRRSV传播途径广泛,人员在猪场日常工作中,会因衣物、鞋靴、个人物品、毛发及皮肤等触碰含有PRRSV的污物从而携带病毒,成为PRRSV传播媒介之一,若人员身上携带蓝耳病毒传播风险时,对于一些常规风险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处理:
PRRSV的理化特性整体弱于ASFV,因此按照当下ASFV的消毒措施可有效杀灭PRRSV(蓝耳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途径除外),二者的理化性质差异详见下表:
饲料具备传播PRRSV的基本条件,其中,PRRSV在含有大豆原料的饲料中存活概率更高。除饲料加工端传播风险外,饲料在猪场内的储存及流通等环节也易因饲料污染PRRSV导致水平传播。
若要降低饲料传播PRRSV风险,建议如下处理:
①饲料入场前,采取60℃烘干40min以上,并随机采样检测PRRSV污染情况。
②定期对库房、料塔、猪舍及料线等设施随机抽样检测PRRSV污染情况,若检出PRRSV阳性,需及时对阳性区域洗消处理。
共用洗澡间会存在PRRSV传播的风险,若猪场单元内猪群出现PRRSV活跃或发病,发病单元内的人员会成为PRRSV携带者,而共用洗澡间就可能成为PRRSV污染的交叉点,再经人员流动进一步扩大PRRSV传播。
若共用洗澡间检出PRRSV,建议如下:
①对于共用洗澡间,关键是保证环境整洁卫生及消毒工作,建议专人负责每天早晚对共用洗澡间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员工进出洗澡间换下的衣服鞋帽等要及时置于1:200的过硫酸氢钾水中浸泡。
②下午下班后及时清理洗澡间杂物等,保证整洁卫生的前提下,再对洗澡间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Wagstrom等2001年首次报道PRRSV双阴母猪妊娠后期首次感染PRRSV野毒或免疫PRRSV弱毒活疫苗均可从奶水中分离到PRRSV,见下表;研究发现之前若感染或免疫过PRRSV的母猪群,妊娠后期即使再次感染或免疫PRRSV,分娩后的奶水中未再分离到PRRSV。
Kang等2010年再次报道PRRSV双阴母猪在妊娠后期感染PRRSV野毒,母猪分娩后的奶水中会携带并传播PRRSV,并且可在母猪乳腺中检测到PRRSV,见下图。
综上所述,PRRSV双阴母猪妊娠后期首次免疫或感染PRRSV活毒,分娩后的奶水中存在病毒,这也意味PRRSV可通过奶水传播;若母猪感染过或免疫过PRRSV活毒,妊娠后期再次感染或免疫PRRSV活毒,分娩后母猪奶水带毒排毒的概率则大大降低,由此可知,PRRSV弱毒活疫苗的免疫对阻断母猪奶水水平传播PRRSV具有重要作用。
若通过检测发现母猪奶水中存在PRRSV带毒情况,表明母猪群PRRSV处于活跃状态,建议母猪群使用脉冲式免疫,仔猪使用114方案免疫,降低猪场PRRSV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