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给大家分享了:猪蓝耳病问题答疑之—— 一线人员最常问的PRRSV病原相关问题,本期将一线养殖反馈的临床问题做了整理和答疑,以下是正文。
PRRSV发病后稳定的猪场之所以会不定期地出现蓝耳病症状,主要因PRRSV具有持续性感染的特点,猪只感染后,虽然病毒血症会较快消失,停止排毒,但机体部分脏器及淋巴组织中仍会较长时间存有病毒,一旦因冷热应激、转群或霉菌毒素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便会再次活跃并向外排毒,促使病毒在大群内循环,进而发病。因此,猪场蓝耳发病稳定后,仍需加强饲养管理及生物安全措施,切断蓝耳病毒在猪群的内循环。
临床上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问题的疾病有很多,需注意鉴别诊断。如果猪群表现出类似PRRS的临床症状,但实验室检测未能从病猪病料中检测到PRRSV,不能简单地排除PRRS,实验室检测可能因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上限、样品采集或处理不当、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如果存在类似疑虑,可通过:
①增加样本数量
②增加样本类型(血清、口腔液、咽拭子、舌尖液同时采样)
③扩大采样群体(涵盖所有阶段猪只)
④增加基因检测引物种类(Nsp2、ORF5基因同时检测)
⑤同时进行抗原抗体监测等方法进行排查,如采取了以上措施仍为阴性,可以排除蓝耳病毒感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扩大抗原检测种类,增加细菌分离,甚至使用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确诊疾病。
猪场发生蓝耳病通常有2种处理方式,分别为“封群自净”和“封群+全群免疫”。
①通过“封群自净”的方式达到蓝耳病稳定并转阴,理论上封群200天,然后再引进阴性的后备猪实现蓝耳病净化,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失败,主要原因是猪群抗体水平不整齐,蓝耳病毒在易感猪群间循环感染,甚至封群期间有新的病毒引入,造成多种病毒循环感染的情况。
②实际生产中使用“封群+全群免疫”的方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这种防控方案不仅能缩短流产持续的时间,还可让猪群快速恢复;Jaewoon Jeong等利用数学模型评估PRRS阳性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闭群+连续多次PRRSV弱毒活疫苗免疫”是控制蓝耳病的最佳方法。
①首先做好采样检测,确诊是否与其他病毒或细菌(进行药敏实验)混合感染,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群体药物保健或个体治疗。
②确认感染PRRSV毒株的类型,为保护健康猪群不被感染,猪场应根据实际感染状态,选择安全有效的PRRSV弱毒活疫苗免疫。TJM-F92株PRRSV疫苗是一种业界公认的安全有效的疫苗毒株,对NADC30/34-like毒株可以产生良好的交叉保护,因此猪场可以采用含有TJM-F92株的易蓝净1头份+免力健2ml肌肉注射;处于蓝耳疾病爆发期,紧急免疫可选用易蓝净2头份+免力健2ml,混合肌注。
针对合同放养公司猪苗源来源广泛,疾病背景复杂,养户生物安全条件及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为防止PRRSV双阴仔猪在运输及饲养管理等过程中转阳,造成猪只发病损失,特制定以下预防方案,供参考。
空气过滤装置在防控蓝耳病及后期助力蓝耳病净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并非蓝耳病防控的必须配套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成本问题。目前使用的空气过滤系统价格昂贵,并且对猪舍密闭性要求较高,后期更换或维护成本较高。
②不同品牌或档次的空气过滤装置的有效性存在差异。对于一些比较高端的空气过滤系统,在防控蓝耳病方面确有有效性,且已被验证,详见下表。
综上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在防控蓝耳病方面有效,但其成本及后期护理仍存在问题亟需改善。因此,空气过滤装置可作为猪场蓝耳防控的一个选项,有条件猪场可配置,尚不是猪场防控蓝耳病的必选配置。